硬件創業,自己生產還是找代工廠-終有解決方案了
創業者是一飛沖天,還是墜入紅海
最近,大家比較關注企業的輕資產和重資產的問題,很多年輕的創業團隊,會覺得輕資產是自己向往的,因為輕資產可以做到輕裝上陣,產品的利潤率好把控,隱形的成本很容易去掉,比如我們熟知BAT,谷歌,Facebook和蘋果等,都屬于輕資產的公司,這里大家肯定會對蘋果公司產生質疑,蘋果公司是一家實體公司,實體公司按理來說應該是重資產公司,但蘋果比較聰明,自己重點做產品設計,品牌、營銷推廣,將復雜的生產制造外包給專業的代工廠來做,這樣可以做到企業比較輕。
最近智能硬件比較火,很多創業團隊在這里扎堆,同時,當一款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達到上市的標準之后,一定會面臨生產制造的問題,很多年輕創業的團隊,肯定會第一時間會想到找代工廠,這樣可以將自己不擅長的生產制造交給傳統行業,自己專注做產品研發、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
但通常小團隊會遇到這樣比較尷尬的情況:由于你是一家創業公司,大的、正規的代工廠瞧不上你,小的代工品質把控不好,同時對你研發的新品類不了解。門當戶對,貨比三家之后,最終還是選擇了一家小代工廠來合作,剛開始磨合階段,大家面臨各種認知的不一致,做事習慣的差別,對代工廠而言,希望是一成不變的,對于創業公司而言,很多都是重新研發,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測試出現問題,需要不斷的修改,雙方之間,會因為這些原則上的問題,多次口角爭執,甚至到了最后忍無可忍,可還是沒有辦法,前期已經綁定,模具已經開出來,只能忍痛捆綁,好不容易熬到將大部分設計的問題解決,產品可以上市。
結果,產品剛面世,面臨很多生產制造的問題,物料采購出現的問題,檢驗不規范,制程不完善等問題,產生了很多不明所以的售后問題,這個時候創業團隊很快會得出一個結論,需要做好產品生產,方便把控,需要自建工廠。結果開始了投入一筆資金,花重金招聘到一個傳統行業的生產運行負責人。
開展了大刀闊斧的自建工廠的道路,當然,如果研發的產品賣的順風順水,也不會產生多大的問題,畢竟內部的周轉效率比較高,但畢竟是小團隊,當你的產品在市場上被認可之后,一定會有一大批的跟進者,外觀做的比你好看,性能參數比你有優勢,結果價格比你還便宜,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之前定的生產計劃全部亂了,由于創業團隊,對這種變故來的有些措手不及,所以導致內部產品滯銷,資金擠壓比較厲害,內部浪費比較嚴重,內耗比較大,效率很低,品質出現問題,供應鏈管理混亂,供應鏈面臨癱瘓。
隨著公司逐步擴大,產品線也增多,內部人員增加到100-200人,對市場了解也不夠深,產品型號特別多,BOM也特別多,每個型號銷量比較有限,而生產制造都有MOQ,導致后續很多物料積累,管控不及時,內部浪費也非常大,因為量不大,價格也沒有任何優勢,希望依托比較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借助他們的供應鏈體系,能夠將成本降低。
經過這樣一遭之后,覺得還是需要將生產外包,擅長研發的人,實在搞不定生產制造的事情。自己還是集中精力做研發和營銷,將生產制造外包。
經過上述折騰之后,總結出應該要找一家規模大一點的工廠,流程比較完善,比較嚴謹的公司來做生產制造,而且希望模具也托付給代工廠來開,生產所有的東西都由他們來做,自己只負責研發出現的問題。當然這樣做同樣太激進了,合作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或者大家在理念不同,或者代工廠沒有你想象中那么牛的時候,你會有很多次打消和他們合作的念頭,但由于模具被他們掐住了,想換供應商,擔心產品出來更慢,錯失商機,重新找的代工廠,也不一定比現在的靠譜,畢竟中國的環境,沒有實質的合作之前,都是在吹牛。
經過這一圈之后,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總結出最穩妥的辦法應該是:作為創業公司,同時兼顧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和營銷,做起來太累,而且一個鏈條出現問題,導致全盤都有危機,生產這塊,很多制造公司已經沉淀了很長時間,有他們擅長的東西,創業公司需要利用這些優質的資源給自己服務,但我們很難通過幾次接觸之后,就斷定這家代工廠是自己長期可以合作的伙伴,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先將模具開好,自己的工程師負責跟進修模和改模,等產品經過T1之后,基本沒有太大的問題,選擇一家傳統的代工廠,負責采購物料和生產,如果這個配合不到位,品質管控有問題,直接更換即可,直到有一家代工合作的比較順暢,你已經斷定他完全有能力解決好你的生產問題,并且有比較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后續可以將生產制造的所有事情交給代工廠來做,自己真正只做研發和營銷。
改造傳統行業,可以優先考慮找代工廠,如果是全新行業,前期量不大,而市面上也很難找到的相應的代工廠,有的時候,不得不自建工廠,這種重資產運作,一定要特別注意,稍不注意,一壓庫存,公司很容易面臨危機,而且產品通常都有淡旺季,在淡季的時候,工廠的工人一樣要養活,所以壓力非常大。
服務機器人共享工廠正是為解決硬件創業團隊生產難題而應運而生,江西太空機器人公司推出適合服務機器人和智能硬件的整機制造產能出租服務。用戶按需租賃產能、用完即走,研發團隊無需任何固定資產投入即可擁有自己的總裝制造工廠,固定設備投入和日常運營全部由平臺方負責。共享工廠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的訂單需求,而且整機制造無批量要求,一臺起訂;專業齊全的測試設備為產品質量提供有效保障。